:::

幸福分享

2012-05-28

沈芯菱將擁有變成享有 提倡少欲知足最富有



一個出生自流動攤販家庭的貧苦孩子,從小就悲天憫人、不忍眾生受苦,在鍥而不捨的努力下,11歲就致力公益,加入關懷弱勢者的行列,成為推動台灣公益的小先鋒。故事的主角正是今年擔任法鼓山心六倫代言人的沈芯菱,從幫助小農推廣滯銷農產品開始,陸續成立網站來關懷弱勢學生教育、青少年藝術創作、原住民資訊落差以及新台灣移民等社會基層。  

熱心助人的沈芯菱,她的座右銘是「願要大、志要堅、心要細、氣要柔」,以果敢的行動力將自身幫助工商業團體架設網站的所得與獎助學金,提供需要協助的弱勢族群擁有一個資源充足的學習園地。

 沈芯菱在2004年與法鼓山結下殊勝因緣,當時國中三年級的她在中視「不一樣的聲音」節目中與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進行智慧對談。聖嚴法師曾表示:「她為貧苦人家的孩子樹立了突破現狀的好榜樣,同時也提醒了富貴人家的孩子,必須把握因緣,認清方向,努力向上。那便不論是出身在貧富貴賤的那一種家庭,都會走出光明遠大的路來。」

沈芯菱經常把聖嚴法師108自在語帶在身邊,在進行全國校園兩、三百場演講時,她特別喜歡向台下學子們分享聖嚴法師所說的:「需要的不多,想要的太多」,她鼓勵學子把追求外在物質的時間心力轉變為追求內在心靈的富足。「畢竟我們擁有的比需要的多,追求心靈的富足是當代重要的習題。」從小沈芯菱就認為幫助別人,從現在就可以開始行動,不一定要等到長大。她指出成功應該被重新定義,不是你可以打敗多少人,而是你可以幫助多少人。

 「所謂的富有不應該是誰擁有的多,而是誰擁有的少。」沈芯菱期盼當人們調整觀念,將擁有「have」變成享有「enjoy」時,只要小小轉念,開始懂得知福惜福,我們就會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。

將知識公益視為一生的志業,即將就讀台大新聞研究所的沈芯菱,多年來一直不斷響應、實踐法鼓山心靈環保的理念,只要我們徹底落實聖嚴法師108自在語中不斷提倡的「少欲知足」、「懺悔反省」、「感恩分享」的觀念,就能在心靈貧窮的危機中,活出不一樣的人生與幸福。

 

轉載至法鼓山全球資訊網

回上頁

友善列印

把這則內容分享到Facebook 把這則內容分享到Plurk 把這則內容分享到Twit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