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幸福分享

2011-06-17

戒律的功用,不唯防止信心的腐化,更有積極增進人類幸福的功能。

 

戒律生活

人皆可以為堯舜,眾生皆可成佛。但是,堯舜的行為即是成為儒聖的標準;佛的言行即成為佛教徒的標準。因此而有德目,而有戒律。戒律,是指生活行為的準則,依之而過踏實規律的生活。如果是基於人生的理想、堅強的信念,投身於自己信仰的宗教教團,大家共同生活,並且一同舉行宗教的儀式,那他們應該遵守的戒律,比起一般的教徒,戒律的要求是更嚴謹的。

 

儒家的三綱五常、四維八德、教忠、教孝等的德目,無非是要求人之所以為人的義務與責任。遵守實踐這些德目,提昇個人的人格,可以維繫社會的安寧,增進人類的幸福。所以,也可算作戒律的一個類型。

 

據《舊約》的記載,「摩西十誡」是由耶和華賜給摩西作為猶太人的行為守則,前四條是宗教的,後六條是倫理的,可作為一切人們做人的準則。而一個回教徒除了有五大責任,要守七項信德之外,尚需遵守四誡︰1.不為不名譽的事,2.不吃豬肉不飲酒,3.不放高利貸,4.不違抗真主阿拉之命。

 

佛教的戒律,有在家、出家之分,又有小乘、大乘之別,有為保持人及天的道德標準而設的五戒十善;有為出離三界火宅而設的五等出家戒;有為行菩薩道之自救救人而設的菩薩戒。一般在家信徒應遵守三皈、五戒、十善。三皈是︰皈依佛教主及一切佛,不再皈依其他諸神;皈依修道成佛的方法和道理,不再皈依外道的邪說;皈依佛教的修行者並以佛法教人修行的老師,不再皈依其他邪師。五戒是︰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十善是︰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,屬於身三善業;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,屬於口四善業;不貪欲、不瞋恚、不邪見,屬於意三善業。持守而多分不淨,生為人中的普通人,多分淨生為大福德人,全部淨則生為天人。出家的比丘戒,根據《四分律》有二百五十條,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條,這是五戒詳細的開分,有較高層次、較嚴謹的要求。消極方面,有防非止惡的作用,稱為止持;積極方面,有二十種犍度,積集一切善法屬作持,這是律。戒中有律,律中也有戒,戒是條文的規定,律是如何來持戒、犯戒後又如何懺除之說明,犯戒之輕重及受戒持戒的判定和執行,均屬律的範圍。

 

很多人以為宗教的清規,扼殺人性的自由,並將儒家的德目,稱為吃人的禮教,這是似是而非的看法。不以規矩,不成方圓,如果一個人沒有做人的原則,一個社團沒有共守的規約,一個國家沒有應守的法律,一個宗教徒沒有當守的戒律,我們的社會會成什麼樣子,那真不敢想像。當然,如果你的道德修養到了如孔子所說「從心所欲不踰矩」的程度,自然可以不要製成條文的規律。佛教中禪定中的人,自然不犯戒,稱為定共戒;已得解脫的人,也就自然不犯戒,稱為道共戒。對這兩種人而言,戒律的條文便是多餘的事。不然的話,必須遵守戒律,戒律的功用,不唯防止信心的腐化,更有積極增進人類幸福的功能。

 

 

 

文/聖嚴

摘錄至法鼓全集《神通與人通》http://ddc.shengyen.org/

回上頁

友善列印

把這則內容分享到Facebook 把這則內容分享到Plurk 把這則內容分享到Twitter